猪肉饲料冰火两重天 豆粕玉米短期难跟涨
信息来源:广东饲料网—南方财富网
今年春节过后,我国猪价呈持续攀升走势,广东地区最高时猪价达到10元/斤。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猪的主要原料——豆粕和玉米价格却不断创出新低。
业内人士分析,本轮猪价累计涨幅较大,是生猪产能持续调减后的结果。正是因为生猪存栏量减少,饲料行业日子自然也不好过。
不过,如果生猪价格维持高位,存栏量持续上涨,是否会提振豆粕、玉米的走势?市场人士对此观点不一。
猪肉饲料冰火两重天
今年猪价上涨始于春节,二季度后步伐加快,生猪养殖从6月份开始盈利。据农业部监测,截至7月份的第四周,全国480个集贸市场活猪价格每公斤17.05元,连续上涨18周;猪肉价格每公斤26.10元,连续上涨17周。与上年同期相比,活猪、猪肉分别上涨25.1%、17.9%。
而作为生猪的主要饲料——豆粕和玉米市场却异常冷清。如大连豆粕期货,其价格在3月2日一度达到2907元/吨,但6月16日最低跌至2456元/吨。随后于7月1日反弹至2868元/吨,但近日又跌至2572元/吨。
玉米价格表现更为疲软,3月份至今持续下跌,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从大连玉米期货价格表现看,其于3月10日达到2535元/吨的高点后,基本上是持续下跌。近日一度逼近2000元/吨关口。
卓创资讯生猪研究员姬光欣解释说,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好转,原因是生猪存栏量连续减少,造成供应紧张所致。而生猪存栏量下降,正说明了饲料行业需求疲软。因此,从生猪存栏处于低位的角度来看,两者价格走向相反也并不矛盾。
芝华数据高级分析师袁松同时表示,正是因为存栏下降,所以造成猪价高涨,存栏低所以饲料消费低迷,饲料市场供过于求,自然不能托起饲料市场。只有存栏高的时候才会拉动饲料需求增长。因此,需要等到存栏持续回升,才会对饲料市场起到拉动作用。
“玉米消费量中饲养用大概占比一半左右,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养殖基数并未大幅回升,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目前仍处于低位,国内玉米饲养用需求对玉米价格提振作用有限。”生意社分析师李文旭认为。
此外,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陆续实施,生猪养殖的环保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南方和沿海发达地区对禁养区内养殖场进行拆迁,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生猪产能调减力度。
豆粕玉米短期难跟涨
不少投资者关心的是,随着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豆粕、玉米价格能否及时跟上呢?
有分析认为,一般来讲,从猪肉价格到养殖利润恢复,再到刺激生猪养殖,要至少半年时间,而从养殖到饲料消费实质增长也将在半年以上。由此,若后续猪肉价格继续走高,其对于饲料原料的价格刺激也将在一年后才能有所体现。短期内猪肉价格的走高只是体现了其自身供需环境的状况,并不会给大宗商品价格带来特别的指引作用。
而来自有关部门的分析称,从供求形势看,未来几个月生猪产能仍然维持低位调整,出栏保持平稳,而下半年是畜产品消费旺季,需求会有所增加。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供求大体处于紧平衡状态,猪价仍将处于周期性上涨通道,中秋、国庆期间受季节性需求拉动,阶段性涨幅可能会稍大一些。
李文旭认为,如果存栏量持续增加,可能会有小幅提振,整体作用不大。一是港口低价高粱、大麦等替代品大量到港对国内玉米、豆粕价格形成一定压制。二是目前国内玉米库存巨大,贸易主体存粮较多,玉米下游厂家库存相对充足,国内玉米市场整体上供大于求,早春玉米从南向北陆续上市,往年早春玉米对国内玉米价格影响不大,今年情况特殊,本身下游需求就相对疲软,加上早春玉米低价上市,加之政策利空传言频现,玉米产业链客户后市看空预期浓厚,国内玉米价格不断下跌。三是豆粕走势比较复杂。因为国产大豆产量较小,今年直补政策影响下,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减,国产大豆产量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而中国全年大豆消费量接近8500万吨,豆粕主要受进口大豆价格以及外盘影响为主。
袁松认为,未来猪价还会高位运行,9月份以后会出现回调,不过年底还会上涨。春节前猪价有望再创新高。在存栏恢复以前,玉米豆粕需求难有改善。新季玉米即将上市,玉米价格预计还会下行。国际市场大豆丰收,豆粕行情也难改弱势。
一些饲料经销商也认为,目前猪肉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后期养猪户对生猪进行补栏,从而利好远期饲料价格,尤其是豆粕。不过,在大豆原料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的背景下,豆粕价格不可能脱离原料价格而大幅上涨。至于玉米,目前还面临着巨大陈粮库存以及新粮陆续上市等压制,价格走势总体以看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