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食品产业也不例外。从许多研究案例分析来看,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转型方向是“五化”,即安全化、营养化、功能化、便捷化和个性化。其中,食品安全是中国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食品安全已经或者曾经衍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高层领导和普通公众的共同关注。当前整个经济建设发展有两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健康中国。去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并且要求各部门都应该对健康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努力,食品安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健康中国的一个基础性条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供给能力大幅提升。相关研究显示,从产业的角度看,98.4%的产品都属于供给过剩,只有1.6%的产品是短缺的。短缺的是高科技产品,目前已有一些新的突破,但从食品行业整体来看,绝大部分是过剩供给,过剩供给就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提高,支付能力大大提升。有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在食品选项中,超过86%的人愿意用更高的支付获得更有营养、更有价值、更安全的食品。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还带来一个显著的变化,即中国公众的整体教育水平、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引发观念的变化,导致在消费选择中加入一些新理念。这些变化使消费者在食品选择中越来越有能力去考量安全问题,要求食品生产、流通过程有安全保障。
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规划披露,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面推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设立风险监测点2656个,覆盖所有省、地市和92%的县级行政区域,建立起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技术核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机构为主体,相关部门技术机构参与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监测品种涉及30大类食品,囊括300余项指标,累积获得1500余万个监测数据,基本建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
“十三五”期间,政府将清理整合近5000项食品标准,制定、修订30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重点是加强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殊人群营养型食品标准。很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越来越关心和重视食品安全,把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命线,有助于我国食品安全进一步改善。
媒体在食品安全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就是提高选择能力,是市场发挥机制的一个重要路径。《中国食品报》作为食品行业最权威的专业性报纸,在行业发展、公众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好企业宣传和产品推广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引领和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