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产量超2亿吨,已进入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
信息摘自:中国水产频道
10月2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创新团队承办的“第二届国际饲料加工技术研讨会”在江苏扬州举行。
本次研究会以“工艺技术提升饲料品质和效率”为主题,特邀中国农业大学李德发院士和来自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牧羊美国研究院以及国际顶级水产饲料生产总监,国内饲料加工与动物营养领域资深专家,针对饲料营养与加工、水产膨化饲料加工关键控制技术,膨化饲料均匀化烘干技术,低淀粉、低鱼粉水产饲料膨化技术,高效粉碎和高效调质技术等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进展进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部分专家发言摘录如下。
农业部畜牧业司李大鹏处长致辞指出,中国饲料工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016年,我国工业饲料产量超过2亿吨,居世界首位,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饲料企业集团发展到了34家,在全球排名前十的饲料企业中,中国饲料企业占了2席。目前,我国饲料产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问题日益凸现,因此,提升饲料加工技术水平和饲料加工装备水平,挖掘工艺装备潜力,实现智能化,精细化,高效低耗、安全生产,是企业开拓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业大学李德发院士从工艺影响生物效价的角度,讲述了饲料加工工艺学与动物营养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李德发院士指出,饲料品质与加工工艺有很大关系,很多人不了解原料加工的流程,这个流程就涉及到工艺学。例如,不同的粉碎粒度、干燥方式以及是否去皮对玉米营养价值和消化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他建议,当使用某一原料时,要首先了解它的加工工艺,而不是乱套数值。另外,储存工艺也会影响谷物的能效值,通过了解谷物储存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与有效养分变化的关系,可以为高效使用不同储存时间的谷物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河南工业大学王卫国教授分享了饲料厂的安全生产法规要求与对策。他指出,我国在动物营养等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但是在饲料加工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特别在饲料厂的安全生产方面需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饲料厂的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的法律、规范、条例和安全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饲料企业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控制的一种活动,其涉及的范围包括职业安全、设备安全、产品安全、环境安全、设施安全5个方面。在建筑防火防爆、警示标记、设备安全防护、防滑防坠、电器电控安全、噪声防护、道路交通安全、化验室安全方面需要进行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设计。具体安全生产对策包括:
1、按照安全生产设计要求完成制造、施工、安装;
2、制定科学完整的安全操作规程;
3、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
4、对关联员工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合格后上岗;
5、为员工提供符合法规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6、建立、运行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7、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