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禽核心种源80%依赖进口
信息摘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在12月16日召开的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中国农科院牧医所建所60周年总结交流会上表示,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畜产品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畜牧科技也取得较大成就;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前瞻性和系统性不足,突出表现在畜禽主导品种质量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核心种源80%依赖国外进口。
李金祥指出,畜产品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我国每天要消耗2.3亿公斤肉、8000万公斤禽蛋、1亿公斤牛奶。2016年我国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为8540万吨、3095万吨和3602万吨,人均占有量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他同时强调,我国畜牧科技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前瞻性和系统性不足。除畜禽遗传育种研究基础薄弱,育种核心群规模小、持续育种能力弱之外,规模化和智能化健康养殖技术水平不高,以生猪为例,生猪出栏量来自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仅10%;繁殖和饲养技术的差距较大,我国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商品猪约为16头,远低于欧美国家20~25头的水平。新饲料产品创制和饲料替代资源开发研究不足,尚未建立良好的草畜平衡技术体系,重点天然草原的牲畜超载率高达28%。我国初步建立了畜牧业标准体系,但标准缺失老化滞后、标准体系不够合理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草原生态、养殖环境、设施设备等标准供应不足,重大基础标准建设滞后,特色畜牧业标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存在巨大隐患,畜产品2017年第1季度市场抽检合格率为99.4%,但是动物疫病、兽药残留以及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依然存在。
新成立的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是在国家农业科技联盟框架下,由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业内10家中央级研究所、42家省级科学院、研究所、研究中心、9家推广检测机构、31所高校、36家龙头企业共128家单位共同组建,通过整合全国畜牧科技力量,建设畜牧科技研究、转化平台,重点解决动物资源与种业创制、畜禽营养与全产业链健康养殖、优质功能性畜禽产品生产等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不断提升畜牧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