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宠物行业在2018年达到1708亿元的市场规模,预计到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2212.0亿元。
消费市场壮大的同时带来了整个宠物产业的崛起,除宠物活体交易外,市场上还产生了宠物食品及用品加工销售、宠物医疗、宠物美容护理等多元化业态。天猫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天猫“双11”最受欢迎的进口商品是猫粮;在5个最受欢迎进口品牌当中,宠物食品品牌就占据了2个席位。显然,宠物以及相关产品已经成为中国人消费的重点。
对此,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表示,宠物产业是国内最近几年兴起的行业,很多自主品牌正在萌生,其现在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整个宠物产业链中,食品和医疗占比最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其他领域还较为分散,在渠道、技术、产品等方面还需要完善。
宠物市场升温
近年来,一些用户在抖音、快手上传宠物视频、开直播,吸引不少粉丝给宠物刷礼物,越来越多的宠物被迫营业,开始迈入网红圈,成为宠物市场的千亿元生意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报告网今年9月发布的一项数据称,年轻人是我国养宠主力,30岁以下养宠者占比接近55%,60%的养宠者无子女。
对于这种现象,清华大学品牌营销研究员、快侠科技董事长孙巍分析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独居群体增多,他们需要情感寄托,而宠物有着呆萌可爱的外形,这与当下年轻人审美情趣相匹配。随着消费升级,养宠物的目的正在从满足功能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宠物身上倾注金钱和精力,能够获得直接的情感回馈。
多名宠物行业从业者向记者介绍,目前宠物企业类型有很多,人们购买宠物的渠道也丰富起来,像泰迪、金毛这类进口犬都能在国内进行繁殖,商家主要是根据品种、品相来定价,价格范围在1000~3000元之间的宠物最受消费者欢迎。
但实际上,2019年我国城镇宠物数量为9915万只,若按一个家庭一只宠物来计算,其渗透率仅为21.32%,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宠物渗透率普遍在40%以上,其中美国宠物渗透率能达到6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宠物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据了解,我国目前没有大规模进行宠物养殖和培育活体的专业机构,一部分活体宠物养殖是在一些宠物家庭中进行,目前还没有特别头部的企业诞生。北京一家宠物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很少有人再愿意到宠物农贸市场或狗贩手中购买,更多的是通过自己信任的渠道,比如犬舍、宠物店,或是通过熟人推荐。
对此,朱丹蓬在记者采访中表示,活体交易市场十分碎片化,缺乏严格的行业标准,销售渠道较为零散,这中间会延伸出一些卫生安全问题、物流配送等问题,目前活体交易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
百家争“宠”
实际上,宠物经济火热之下,周边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市场上呈现百家争“宠”的局面。
根据天眼查数据,截至今年12月11日,我国境内公司名称和主营业务与宠物相关的公司已超过10万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超过5000家。中宠数据2018年所做的一份调研显示,我国存活的宠物店超过3万家,2017~2018年,新开宠物店数量超过8000家,年净增长率在10%左右。
陈兴兵(化名)在北京通州经营的宠物店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他经营的门店3公里范围内,至少有十几家宠物店,这些宠物店大都提供食品、用品、洗澡、美容、寄养、托运、SPA等服务,不同项目收费也不同,一些商家为了获客,还会推出团购价或者会员充值享打折优惠。
在大众点评上,记者随机点开一家宠物店,该店推出了五种猫狗洗护套餐,其中一款92元的短毛猫精洗精护套餐涵盖了皮肤基础检查眼部清洁、指甲修剪、耳道清理、洗浴清洁,体重超过5千克及以上需加收30元,到店后如遇到猫咪反应强烈,商家会视洗护难易程度加收50~100元。
只不过,部分小微宠物商家的利润空间并不大。陈兴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宠物店每个月的投入成本在两万元左右。“平时主要靠一些老客户照顾生意,以年轻人居多,但他们流动性比较大,经常会面临搬家,所以客源也不稳定,每次人均消费70元左右,很多人进店只是想请教养宠经验,买宠粮反而会去网购,这个行业并不像外界现象中那么暴利。”陈兴兵说,他感受到了一些经营压力。
多位业内人士都向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现在宠物市场存在一个痛点就是,像宠物美容、宠物寄养这些周边服务还不是消费刚需,如果入局的玩家过多会导致同质化竞争,最终将影响中小经营者的生存空间,连锁化将是未来的趋势。
陈兴兵的理解是,无论是连锁品牌和自主品牌,最大的难题是怎么获客,以及如何维系顾客。在他看来,前者虽然能产生规模效应,但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也不尽相同,而且消费总量也有限,这需要时间去培育,现在还不是盲目扩张市场的时候。
国产品牌的突围战
作为饲养宠物的刚性需求,食品是整个宠物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宠物网站狗民网数据显示,2019年,在整个宠物产业链中,宠物食品消费是最大的养宠支出,消费占比达61.4%,同比增长9.2%。
从中国宠物食品市场格局来看,玛氏、雀巢、皇家等进口品牌的份额遥遥领先,根据英敏特的数据,目前中国宠物市场中前五大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65%,其中玛氏集团占比最高达到35.1%。驰锐传媒创始人姜滨滨曾在2018年的一次演讲中直言,国内还没有一个宠物食品企业的市场占有超过10%。
“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宠物食品市场较早,消费者教育时间更长,渠道、产品体系确实占据市场优势,而大多数本土宠物食品企业都是采取代加工模式,在研发上投入较少,简单点说,赚取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朱丹蓬同时向记者表示,目前国产品牌销售规模普遍在一二十亿元左右,部分头部企业取得了5%以上的市占率,在线上的销售业绩甚至超过了部分外资品牌,布局电商或许是国产品牌未来的突围关键。
疯狂小狗总裁尚耀庭向记者指出,未来竞争的关键逻辑是如何在互联网零售环境下,对传统渠道的赋能与协同,完成细分赛道的渠道掌控,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公司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他同时表示,当下宠物食品领域面临的困境是,专业人才较少,宠物食品品质高低往往受制于农产的标准化程度。
记者在北京多家宠物零食门店探访时注意到,货架上陈列的宠物食品以纯进口为主,原料大都标注“纯天然”字样,而且针对不同品种的宠物,也有推出不同功能的主粮,一名店员告诉记者,在标准领域,宠物食品还属于动物饲料,和猪、羊、禽类的饲料放在一起,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严格的标准,而且国内的销售渠道多了,厂家、电商、品牌商互相捆绑,难免会打“价格战”。
广大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在商超渠道以及专业渠道方面,产品通常通过经销商或者代理商下放到终端销售,而利润空间则是由中间环节各方攫取。海外品牌皇家、宝路等早期进入中国市场已开拓了相对成熟的专业渠道。相对于海外品牌,国内新入竞争者提供给一级经销商的价格通常低于6折,在传统渠道上给予了极大的利润空间,能够以价格优势迅速抢占市场。
“目前国内宠物市场尚处于无品牌竞争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渠道能力、关系营销是当下企业制胜的关键,对于本土企业来说,30亿元是一个坎儿,等进入多品牌厮杀和大品牌竞争阶段后,产品力过硬、口碑佳的企业才有望实现长足发展,连锁经营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是宠物圈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孙巍认为。